当前位置:首页 >
埃博拉病毒的预防和治疗研究有了重大突破
来源于:网络 | 作者:珠末一 | 发布时间:2016-05-30 | 浏览:2623
《科学报告》5月16日报道,中国科学家成功分离出三株具有高中和能力的有潜力作为候选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埃博拉病毒感染的抗埃博拉病毒单克隆抗体。
张林琦说,这三株抗体有潜力作为候选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埃博拉病毒感染,团队正全力推进相关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
“我们正在研发第二代抗埃博拉单克隆抗体,提高抗病毒活性和广谱性,以便尽快为高危人群和感染者提供一条快速有效的抗埃博拉病毒途径,”张林琦说。
埃博拉病毒是迄今人类所知的最致命的传染性病毒之一,感染后致死率极高。在最近一次疫情中,这一病毒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三个西非国家大范围传播,导致严重公共卫生危机,引发全球关注。至今,还没有针对埃博拉病毒的临床治疗药物或疫苗获批上市。美国马普生物制药公司研发的试验性药物ZMapp在埃博拉疫情高峰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存在产量低等问题。
清华大学医学院张林琦教授带领的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凌教授课题组合作,从免疫的中国猕猴体内成功分离出三株具有高中和能力的抗埃博拉病毒单克隆抗体Q206、Q314和Q411。
随后,他们与加拿大公共卫生局华人科学家邱香果教授合作,通过动物实验证明,在小鼠感染埃博拉活病毒48小时后,其中两株抗体对小鼠仍具有很强的保护作用。张林琦说,这三株抗体有潜力作为候选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埃博拉病毒感染,团队正全力推进相关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
“我们正在研发第二代抗埃博拉单克隆抗体,提高抗病毒活性和广谱性,以便尽快为高危人群和感染者提供一条快速有效的抗埃博拉病毒途径,”张林琦说。
相关技术服务
-
2016-05-30
-
2016-05-30
-
2016-05-30
-
2016-05-30
-
2016-05-30
-
2016-05-30
-
2016-05-30
-
2016-05-30
疾病应用(检索)
热门文章
- ▪ 2020国自然生物医工项目(重点、面上项目)
- ▪ 2020国自然生物医工项目(地区、青年项目)
- ▪ 2019国自然生物医工项目(重点、面上项目)
- ▪ 2019国自然生物医工项目(地区、青年项目)
- ▪ 舜纳医工新型全氟丙烷微泡超声造影剂(研发级)发布上市
- ▪ 科研用巨噬细胞清除剂(氯磷酸二钠脂质体Clodronate Liposomes)量产上市
- ▪ 舜纳纳米受邀在“创新绍兴”成果对接会进行《医工交叉研究技术服务和新型纳米医药研发平台》主题交流
- ▪ 小核酸药物引领生物医药变革(核酸药物载体技术)
- ▪ 可注射仿生水凝胶高效修复半月板、软骨等骨关节损伤技术
- ▪ 舜纳纳米功能胶束载药技术——助力上海市重点项目转化应用
- ▪ 新型抗肿瘤生物治疗药物——抗肿瘤核酸疫苗 (舜纳纳米 免疫载体)
- ▪ 肿瘤疫苗增效新思路:皮下注射智能水凝胶技术
- ▪ CAR-T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具有高效低毒抗肿瘤作用
- ▪ 新型紫杉醇胶束Apealea(paclitaxel micellar)获欧盟批准上市
- ▪ 2018国自然生物医工项目(重大及面上项目)汇总分析